【概要描述】桉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经济作物,其具有生长速度快、产量高以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,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,使得不少地区纷纷将桉树作为绿化主要植被,实施大面积的种植,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。桉树的种植在我国已经长达百年的历史,不少地区都存在集体承包种植或者私人种植等情况。
桉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经济作物,其具有生长速度快、产量高以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,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,使得不少地区纷纷将桉树作为绿化主要植被,实施大面积的种植,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。桉树的种植在我国已经长达百年的历史,不少地区都存在集体承包种植或者私人种植等情况。但近几年来,我国不少地区频频发生桉树按面积种植后生态退化等情况,导致自然环境发展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,也使得不少专家开始对桉树的大面积种植持怀疑态度。现对桉树大面积种植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做如下总结。
一、耗肥问题
根据桉树种植具体情况来看,桉树大面积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壤肥力,这使得桉树一直以来都有着“桉树是抽肥机”的说法。通过对桉树种植地区进行考察发现,不少地区都因种植桉树出现了山地、丘陵土壤肥力下降等情况,甚至还引起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。导致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以下两方面所致:一方面是在进行采伐时,实施全数或者整棵砍伐,这使得桉树积累的地上部生物质都被全数移出,而其地下部根系却常常残留在土壤中,这使得系统的物质循环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,导致了移出量超过归还量的不平衡现象;另一方面在实施整地是多以全垦方式来进行,这导致大面积土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伤害。长时间以来,必然会致使土壤养分库过度亏损和消耗,若不能对营养元素进行补充,那么必然会致使土壤返回,桉树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“抽肥机”。若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,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采伐,那么耗肥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。
二、耗水问题
由于桉树大面积种植,使得桉树通常呈现为密度大、数量多的现状,加之,桉树的生长力非常旺盛,生长周期较短,速度较快,这使得桉树在生长期间需要耗肥大量的水分。事实上,有研究者发现,桉树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,故其耗水量相较于其他人工林来说更少。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曾在一项专项研究中指出,不同的树木每产生1kg的干物质,将消耗掉的水分有明显差异,其中合欢树大约需要耗费580L,针叶树则需要耗费1000L,桉树却仅仅只需要510L[1]。由此可见,桉树是“抽水机”的观点缺乏科学性,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,应当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对桉树的“水”问题进行解决。
三、“沙漠”问题
近几年来,不少桉树种植区域的群众在描述桉树时,纷纷做出了这样的评价“下不长草,上不飞鸟”、“远看绿油油,近看光溜溜”,这使得桉树林又被称之为“绿色沙漠”。而这种观点,也反映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,分别为:桉树林的水土流失问题和“有毒”问题。
针对水土流失问题,桉树不少地区都存在这种问题,甚至不少地区的问题还非常严重,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由于四方面所致:一是不合理进行耕作,尤其是运用顺坡进行桉树的种植,非常容易引起水土流失;二是遭遇天气原因引起水土流失;三是在桉树生产时,大量机械化操作,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加重;四是在桉树种植期间,松土、除草以及施肥等缺乏合理性,引起水土流失。有研究者通过对龙眼树、桉树林和混交林的水土流失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,结果发现,桉树林的土壤流失量、下水流失量和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显著高于龙眼树和混交林。
针对“有毒”问题,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表示,桉树其叶片与茎并没有毒。与其他植物相同的是,桉树具有化感的作用,这使得生物之间呈现为相生相克,会产生化感物质,使得一些树木、杂草等植物的生长受到了“抑制”,而这种现象是一种自然规律或者自然现象。至于桉树下能够生长的植物较少,甚至呈现为“光秃秃”的情况,这可能是由于在进行桉树种植的过程中,经常以“炼山”的方式来进行整地造林,而在桉树生长期间,经常进行农药的喷施或者使用大量除草剂,尽管这为桉树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环境,但同时也使得其他植被无法生长。造成了桉树林动植物较少的现状,甚至出现“寸草不生”的现象。
四、生物多样性衰退
有研究者通过对广西红壤区桉树林的土壤丰度、细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发现,不同土层其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;但不管是在炼山后1周,还是在炼山后4个月,不同的炼山方式都会致使林地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、均与度等指标严重下滑,这表明采取炼山的方式来进行桉树林的管理极不利于桉树林的生长,还会致使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。另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,在桉树林中实施连栽会导致植物多样性逐渐减少,并致使群落的物种特征和组成发生相应的改变[2]。
此外,在我国一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数量及演替规律研究的项目中,学者们通过为期7年的评估和监测,结果发现,连载、全垦和短周期方式来进行桉树的经营,必然会导致植物物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严重情况下,还可致使其引起毁灭性的破坏。但引起这种现象并不是桉树树种自身原因,而是因不合理的耕地方式所致。
五、干旱灾害
在桉树大面积种植区域,多将其种于高山、丘陵等地势较高的位置,即便是汛期来了也无法留住水,加之,不少地区秋冬春季非常容易发生干旱。例如:在云南、广西、四川、重庆等地区2009年秋季到2010年春季就发生了非常罕见的旱灾,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,受灾范围广,其中云南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持续时间达到了84d,广西达到了32d,贵州则达到了50d,四川相对较好,仅25d。不少地区都出现农作物产量严重下降,人畜饮水困难等情况。这次严重旱灾,对广西全区153.33多万hm2桉树人工林也造成严重危害。
六、结语
总而言之,通过对桉树大面积种植情况进行研究,发现其在改善土壤环境、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等生态环境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因桉树大面积种植出现了大范围光秃、植被减少等情况,使得人们还是质疑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,但经过总结,桉树大面积种植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,多是由于人工管理不善或者种植不合理等因素所致,并且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远比不上积极影响。
参考文献
[1]潘秀湖.大面积种植桉树对生态的影响研究[J].吉林农业,2012,(8):183,61.
[2]蔡建敏.探讨桉树种植的利与弊[J].林业科技情报,2015,(1):30-32.
摘自:《南方农业》2016年第3期
在线留言
Copyright © 2022广西祥盛家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的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桂ICP备12005091号 SEO